政协委员建言献策“高水平发展”

时间: 2024-02-14 17:55:56 作者: 华体会体育官网

  受历史遗留及地域特点,我市农村消防安全保障条件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不少农村缺少消防水源、通道和设施,导致火灾居高不下。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发生农村火灾1402起,占比全市火灾总量30.7%。

  近年来,我市聚焦农村低设防的实际,充分的发挥温州河网密布、天然水源充足的优势,在泰顺、苍南、龙港等地推进取水点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面上看,但此项工作各地推进速度不一致,亟需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推进取水点建设驶入“快车道”。

  首先,我市农村消防应急取水点布点建设有待推进,该项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状态,除泰顺、苍南、龙港等地依托民生实事全域推进外,不少地区既缺乏统一规划也缺少资金支持,导致农村消防水源“空白点”问题依然突出;其次,建设标准有待统一,取水点因缺乏建设标准导致良莠不齐,个别取水点过于简陋,如消防泵没有挡水设施,经常使用极易锈蚀损坏;最后,长效机制有待健全,部分地区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他们抽查发现,一些已建成的取水点除个别村干部会使用外,附近居民都不会使用,还有些取水点缺乏维护保养和定期测试。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金大坚建议,一是加快布点建设,建议各地结合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问题村居”整治等工作,调研摸清农村消防水源保障情况,根据天然水源分布、现有消防水源覆盖半径,合理测算取水点,市县两级政府将其纳入民生实事工程,补齐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欠账”;二是规范建设标准,鉴于取水点类型多样、各地建设标准不一,建议出台底线标准,进一步明确取水点消防车通行条件、水泵扬程及防水等级等必要设施规格、产品质量标准,确保能够发挥作用;三是建立响应机制,建议依托取水点,组建志愿队伍,负责取水点的日常维护和周边初期火灾处置工作,并严格落实每周巡查一次、每周启泵一次、每月演练一次、每月滤网清理一次“四个一”工作机制,达到“救早救小救了”。

  截至2022年底,温州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71.17万人,虽然老龄化程度全省最低,但老年人口总量居全省第二,其中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瑞安、平阳等地老龄化率均超20%以上,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的任务十分繁重。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养老和养病是交织在一起的。近年来,我市深入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谢聪颖表示,一方面,医养供需不平衡,公立医院设立的老年病区或者康复中心规模较小,以市区6家三甲医院为例,老年康复类型病区一般都在100张床位以下,平时一床难求,不能够满足社会刚需。一方面,专业人才不足,据统计,2022年6月底,我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共计6400人,其中持证养老护理员仅为3891人,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仅约23.44人。此外,政策保障也不到位,存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养老机构财力有限、老年人支付能力较弱以及综合医院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谢聪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规划布局,重点扩大现有的养老机构规模,降低医养结合成本,提高养老机构内部医疗水平;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医疗单位自办或和民营资本联办养老机构,有效缓解医养供需矛盾;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合一”。

  在政策保障方面,要加快将符合规定标准的民办医院、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逐步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软环境。

  在人才培养上,加强老年医学中心建设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依托各医学院校、三甲医院,以地区为单位,成立老年医学中心,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和考核;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依托智慧医养护康一体化管理平台,将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家庭有效链接,为养老机构、社区、居家护理中心等提供长期照护、老年康复等技术培养和训练,满足机构及社区居家老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中村改造进程加速,形成了大量保障性安置房小区,安置小区的房型设计与商品房越来越接近,让老百姓欣喜的同时,市政配套滞后、配套功能单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落后于回迁居民需求等问题,也让不少住进安置房小区的老百姓心里添了堵。

  “拆迁安置小区建设速度的加快,使拆迁居民基本能够按时拥有新家,但却缺少家园感。”刘力丹在调研中发现,安置小区便民类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但针对特定人群的社区服务类设施严重不足,文化娱乐设施、保障居住健康的医疗设施等也考虑不足。当前安置房小区居民对基础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相对满意,而对公共文化与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内容满意度一般,老百姓对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度与满意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刘力丹认为,安置房社区属于保障性社区,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住区内不同居民的差别,创造多样化、多层次的交往空间。既要满足老百姓生存、安全的需要,针对其特点配备相应数量和种类的超市、商店、社区医院、门诊、药房、警务室、治安亭等服务设施,也要配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百姓交流的场所和设施,完善意见采纳反映空间。比如配备适合小孩的游戏娱乐活动场所;适合中青年的篮球场、乒乓球桌等简单的体育设施,还应照顾到孕妇、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居民。

  为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刘力丹建议,要鼓励多方参与,一方面推动社区职能回归本位,充分的发挥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自治作用,正确地处理社区与政府、社会组织、物管公司等相关组织的关系,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搭建平台,促进社区服务水平社会化、专业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合理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采取直接供给、授权委托等方式统筹好设施建设。此外,还要提高居民参与意识,鼓励社区自助,收集社区居民的实际的需求,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提出对策和建议,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检验供给的效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市中老年群体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估算,我市50岁以上、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者分别约为58.1万人、35.9万人,慢慢的变成了我市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早期筛查和防治可有效延缓它的发病进程,但目前我市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曹高忠表示,一方面,民众防治意识不强,大多数人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就诊率低、漏诊率高,往往在严重疼痛甚至骨折时才就医,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另一方面,专业干预相对滞后,骨密度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未执行到位;专门开设骨质疏松门诊的医院不多,检验测试仪器配备不足,诊疗条件有待改善。此外,目前,骨质疏松症尚未纳入我市慢性病种范畴,一些检查项目和治疗药物需个人自付,经济负担较为沉重。

  对此,曹高忠建议,要深化骨质疏松症的科普宣教,提高民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和重视。

  要强化骨质疏松症的专业干预,建议在更多的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骨质疏松门诊,适时将骨密度检验测试的项目纳入我市城镇参保居民健康体检,加强高危人群的骨质疏松筛查,建立双向转诊渠道。同时也加强装备保障,建议各级卫健部门快速推进我市有条件的医院配置双能X线骨密度仪,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实现超声骨密度仪全覆盖。

  针对减轻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压力,他建议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纳入慢性病种范畴,适当扩大骨质疏松症的医保和补充医保的覆盖范围,将对失能人员的长护险进行扩面提质。并对涉及老年人办事就医、交通出行等所需的居家和公共场所,通过增设扶手、无障碍坡道等设施,推进适老化和无障碍建设。